<鄉賢>推展劍道不遺餘力的洪欽炎醫師 -李滄彬-
洪欽炎醫師民國37年(1948)12月生,夫人王妙玲台中縣沙鹿人。父洪清興別號「茂林」、母許金對(東湖村人),50至70年間在北門仔(現民生路末段)經營義華西藥房。
洪醫師民雄國小畢業後投考省嘉中,以一分之差落入補校,痛心檢討後決定「奮發雪恥」,翌年擠入斑上前三名(可升日間部)導師闕明烈鼓勵他留在補校較有時間K書;民國53年順利考入省嘉中高中部,他英語考97分比那年的狀元還高2分,他說,這要感謝級任黃東隆的細心指導。
省嘉中高中部有能力分班,高三分甲乙丙丁四組,丙組是醫學院和農學院;當時有一個(必勝)的信念,就是拼老命也要考上醫學系!
民國56年考入中國醫藥學院,洪醫師述說一件「考運」的故事:「考前先父帶我去北港媽祖廟拜拜,第一天考完後,因颱風警報第二天停考,我在旅館內把以前未複習的[三民主義育樂兩篇]熟讀,隔天考出一題占20分的申論題,我振筆疾書充分發揮,真是天助我也!」
醫學院畢業後,在軍艦上當了一年半的醫官,也暈船暈到退伍。65年退伍後申請到省立嘉義醫院服務。由於大埔鄉衛生所沒常駐醫師,由省嘉醫去支援,每位醫師負責兩個月,輪到他去支援時,助產士剛好去旅行,心想最好不要碰上「接生」,卻偏偏接到待產的電話;他帶一位助手去產婦家,還好以前在婦產科實習時有接生過,順利完成任務﹔又有一樁,支援大埔屆滿前一週,有一位老人家,去喝喜酒後暴斃在廁所裡,衛生所接到通知「要代替法醫前去驗屍」,結果徒步走一個半小時的小路才到現場,如今回憶起來也是做了兩件功德。
兩年後轉往台北三軍總院耳鼻喉科進修;民國70年父親逝世,乃辭三總工作回民雄民生路36號開業,取名「洪耳鼻喉科」84年改名「仁德診所」當時鄉內只四家診所(現有27家)。
洪醫師有兩個孩子在美國進修,老大明葳考入UCLA(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)已拿到雙博士(生物機械及電機博士),在美國一家高科技公司服務。
洪醫師回想民國49年在民雄國小剛升上5年級時一段往事:級任導師邱清吉有一次要檢查作業,他謊稱「放在家裡忘記帶來」邱老師要他跑回去拿,他跑去菜市場再跑回學校,屁股被打得差點炸彈開花,經這一打,他說「我才認真讀書」。(洪醫師現在是他夫妻倆的家庭醫師)。
與劍道的結緣是民國53年暑假,剛考上省嘉中高中部閒著沒事,於是和兩三個好友去大林乾元劍道場學劍道。練基本動作時在水泥地上跑,腳底起水泡,手握竹劍握到長繭,蛙跳繞場一圈後,第二天蹲下大號就站不起來了,等到穿護套練習時,跟教練打得喘不過氣來,一支竹劍好像有十幾公斤重,師父劉乾元心情好,把你戳到乾柴堆上,若遇上他發飆時,連他自己的兒子也被戳到餿水桶內喝餿水,老一輩的[日本精神]就是能教出好的選手。
在醫學院四年級時擔任劍道社創社社長,86年劍道六段的洪醫師擔任台灣省劍道協會會長。88年與東榮國小潘前校長商量,成立劍道社,一年後參加全省比賽得第六名。三年後得到全國劍道比賽團體組第二名﹔91年到大林平林國小拜訪陳文宗校長,95年到福樂國小、大吉國中,98年到秀林國小推廣該校劍道社之成立,剛開始洪醫師每個學校都送30支竹劍,後來買護套,他又贊助一半的錢,如果十套就捐五萬﹔平林國小的密集訓練,93年得到全省比賽的第一名﹔畢業後徵求家長的同意,把這些優秀的劍道小選手們,安排到民雄國中就讀繼續培訓,幸得前校長李穂生向縣政府爭取到一百萬元的經費,把自行車舘的地板改鋪成櫸木地板,94年民雄國中的劍道館終於啟用,屬數一數二的標準劍道館!
曾有民中退休老師笑洪醫師是傻瓜,他一笑置之﹔推廣劍道運動不拿報酬,反而出錢出力,尤其難能可貴的是,他找了10位朋友組成民雄國中交通導護志工隊,每天上下學在校門口維護學生安全,被評鑑為99年度全縣國中組第一名。兩年來每週三早上6點多,貴為醫師的他,都到場指揮交通,現在導護志工隊已增加到13人。他說這種回饋性的社會公益,是憑著一股傳承的使命感,。他的人生哲學是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,為人處事,若能謹記在心,則終生受用無窮。
1599字 2010年8月寫於打貓北門仔